□徐中成 本報記者 鬆濤
  10月9日,若爾蓋縣麥溪鄉嘎沙村,一處沙化地里,一排排整齊的高山柳在灰白色的沙丘上隨風搖擺。村支部書記足巴甲告訴記者,“以前,每到狂風呼嘯,沙子就滿天飛舞,現在種了樹沙塵少多了。”
  麥溪鄉位於若爾蓋濕地核心區,這幾年,沙化面積不斷擴大,濕地在萎縮。2011年在足巴甲的提議下,嘎沙村成立了“嘎沙村種草治沙牧民協會”。
  治沙協會不斷摸索種植高山柳等各類治沙苗木的方法。不到一年時間,治沙協會就累計完成人工種植苗木600畝5000餘株。協會成員們還獨創一種種植方法大範圍撒播草籽。因為海拔高,經常有狂風來襲,撒播的草籽就會隨風飄走,於是他們在撒播完草籽後,趕上幾百頭氂牛在沙丘上來回奔跑,這樣不僅可以節約人力,草籽也埋進了沙土裡不會隨風飄走了。“這個辦法第二年就見到了效果,沙化地里又長出了草。”足巴甲告訴記者,通過這種辦法協會累計撒播草籽600畝,草籽8000斤,成功治理沙丘500餘畝。
  緊挨若爾蓋濕地核心區的阿西鄉牧民澤旦奪吉賣光了家裡的300多頭氂牛,到若爾蓋縣城開起了賓館。“牲畜沒了,但美了濕地,引來游客,算起賬還是很划算。”澤旦奪吉告訴記者,這兩年,他的賓館每年都有10多萬元收入。
  阿西鄉鄉長馬春濱告訴記者,近年,牧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和主動參與治理的意識在不斷轉變。“以前,牧民把牛糞視為財富,會拾掇起來當燃料。如今,他們都自發地把牛糞背到濕地沙化區,用於改善植被。”“如果若爾蓋淪為荒漠,這裡生存的就可能不再是氂牛、綿羊和馬匹,那時我們只有養駱駝了。”牧民拱波甲已意識到了沙化的嚴重後果,近年來,他每年都投入上千元用於治沙。
  (原標題:治沙播草籽8000斤 “氂牛陣”踏綠沙丘500餘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n25hnutm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